15854960619
物联网的起源有多个不同的说法,一是1990年施乐在线可乐售卖机。1995比尔盖茨在著作《未来之路》中提到物联网。正式提出有说是Peter T. Lewis于1985年提出,也有说是麻省理工大学的Kevin Ash-ton教授于1999年提出的,“万物皆可通过网络连接”。现在比较通用的定义是:将可感知设备、可独立寻址的物体进行互通互联的网络。和以前互联网一样,接入的设备必须是可以寻址,才能具备唯一的身份,发起与其它设备的对话。
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关系
物联网也是一种链接网络,而且也具备大量原来互联网、移动互联网的特点,通用的MQTT协议也运行于互联网的TCP/IP的基础之上。因此,物联网是基于互联网发展和拓展而来的互联网络,其简化的高层架构关系如下:
物联网的整体架构与分层
物联网通常分为四层:感知、网络、平台和应用层;也有另一种常见的分法,是把平台层并入应用层,因此定义为感知、网络和应用层。各层的组成和对应关系如下:
感知层通常由终端设备来履行,像人的终端神经一样,使智能网络和中控系统能感知未端状态,并执行下达的指令;其中不具备独立寻址的传感器一种是通过网关接入物联网,或者是与有独立寻址和连接能力的设备相连,通常视为该设备的一部分,以外设的身份存在。
物联网主要的连接技术
网络层分成两种,一种是网关与传感器之间的联接,称之为局域网联接,有对应的协议;一种是直接接入,并与数据中心或云平台的中控平台连接,这是广域网联接。目前广域网也有多种接入技术,但不管哪种接入技术,都需要通过标准的传输协议,才能建立起对话。主流的MQTT是由IBM公司开发的,基于TCP/IP协议之上。
可以看到,主要的局域网接入和广域网接入技术在速率、功耗等不同指标中各有优劣点:
可以看到,不管是局域网还是广域网,其连接协议都分别有高(>10M)中(>1M)低(<1M)不同的速率,通常高速率也意味着高功耗。这两个特性,决定了不同的连接协议有着不同的用途。通常高速协议用于有外来供电、需要大量图像视频或其它大数据量交互的场景;而低速协议,则通常用于电池供电、信息密度低的传感器数据读取、自动化设备控制等场景。以下是未来这三种不同类型协议的应用领域和规模预估:
低速率广域协议将连接更多设备:大量低频、流量吞吐要求小的场景,未来将大规模对低速率广域互联网存在需求,除了Zigbee等之外,我国主推的NB-IoT也是前景可期。
物联网应用的主要特点
互联网是连接计算机和移动智能终端的网络,基本上是围绕着人主动触发的场景展开应用。而物联网是物物之间的互联,更多是基于物品对本身或周围环境的感知而触发的自动化应用场景,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比如下:
互联网是基于人主动驱动的场景
物联网是基于物品自发驱动的场景
基于事件、流程的驱动,人为发起
基于状态、规则的驱动,触发场景
大多间歇性行为,存在聚集效应
持续性守候,基于场所发生
大多时候是高信息浓度,高网络吞吐
高传感器密度,高网络覆盖
多见于与人相关、与内容相关的场景:娱乐、购物、学习、健身、旅游、商务处理等
多见于基于状态调度、自运化的操作和大数据分析:智能城市、智能制造、无人值守商店等
就如前面所述,物联网与互联网不是相互独立、泾渭分明,而是一个对另一个的延展。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趋势展现,物联网结合人工智能,两者是快速技术进展的当下,技术快速成熟,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具备商用条件,并极大促进了原来互联网场景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能力,从而为用户提供新的价值。